在数字时代,与互联网相关的业务存在重大风险,尤其是网络攻击和黑客入侵威胁到企业和个人的敏感信息和资产。网络安全和系统维护的意义不言自明,这两个方面是保护你的业务免受黑客攻击的重要手段。
为什么系统维护很重要?
系统维护是指定期检查软件及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确保修复错误和注意潜在的问题,以有效保持系统稳定并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系统管理包括诸如软件安装、数据备份、安全审计等任务,旨在预防未来的故障和维护系统可靠性。
这种维护的作用二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 确保业务运营
一个成功的商业运营需要一个稳定的系统。如果关键系统不健康,未及时得到修复,你的公司将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品牌损害;如果得到修复,系统停机将导致工作中断和生产力下降。
2. 满足合规要求
有些商业经营必须符合法规和合规要求。当公司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时,它有更高的机会通过要求的审核。此外,维护可以帮助公司避免责任以及因违反法规而由此受到的罚款。
如何保证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管理指管理、监视和保护公司网络安全,以确保黑客和其他破坏者无法窃取信息、破坏网络或设计恶意软件。网络安全的目的是保护计算机设备和基础设施不受攻击。
以下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几个关键方面:
1. 加强密码安全
密码过于简单和重复使用的是许多黑客攻击的一个弱点。确保密码应具有大写和小写字母、数字和符号,还需定期更改密码。使用密码策略来确保密码符合标准;例如,最小密度要求等。此外,公司还需启用多重认证来确保安全。
2. 更新安全软件
黑客不断创造新方法入侵公司网络。为了保护公司不受这些新方法的攻击,公司必须及时更新其安全软件(例如滤网、反病毒程序和网络安全软件)。更新这些程序可确保企业一直步步走在黑客攻击的前线。
3. 管理网络堆栈
网络堆叠是一种局部变量,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的内存容器。攻击者可利用网络堆栈中的漏洞来操纵程序。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公司必须意识到并修复其网络堆栈中的漏洞。
4. 公司集中管理的感知
由于人类操作是一个企业的软肋,黑客攻击更容易发挥作用。为了控制对敏感信息的访问,企业应限制对敏感数据的访问权限、创建安全清单以跟踪哪个员工有哪些权限,以及根据需要为新员工创建新的安全成功并建立限制访问的敏感数据权限。
在网络时代保护你的业务免受黑客攻击的责任不应该被轻视。系统维护和网络安全管理是保护您的业务的重要手段。一个成功的商业运营需要稳定的技术支持。保持关键系统稳定和可靠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加强密码安全和更新安全软件以确保企业始终保持安全。管理网络堆栈可避免攻击者入侵系统。企业需限制员工访问敏感信息并对敏感数据实行限制访问权限,以限制恶意人员的活动。做好这些事情,企业可大幅降低网络安全威胁,从而更好地保护其企业和客户的信息和资产。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制度有哪些
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制度有哪些
网络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网络安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是网络安全的组织与制度保障。网络安全管理的制度包括人事资源管理、资产物业管理、教育培训、资格认证、人事考核鉴定制度、动态运行机制、日常工作规范、岗位责任制度等。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管理机构和岗位责任制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涉及整个系统和机构的安全、效益及声誉。系统安全保密工作更好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必要时设置专门机构,如安全管理中心SOC等,协助主要领导管理。重要单位、要害部门的安全保密工作分别由安全、保密、保卫和技术部门分工负责。所有领导机构、重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组织机构,包括安全审查机构、安全决策机构、安全管理机构,都要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专门的安全防范组织和人员。各单位须建立相应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委员会、安全小组、安全员。安全组织成员应由主管领导、公安保卫、信息中心、人事、审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必要时可聘请相关部门的专家组成。安全组织也可成立专门的独立、认证机构。对安全组织的成立、成员的变动等应定期向公安计算机安全监察部门报告。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发生的案件,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区(县)级及以上
公安机关
报告,并受公安机关对计算机有害数据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制定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严格纪律、管理和分工的原则,不准串岗、兼岗,严禁程序设计师同时兼任系统操作员,严格禁止系统管理员、终端操作员和系统设计人员混岗。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本系统区域内安全策略的实施,保证安全策略的长期有效:负责软硬件的安装维护、日常操作监视,应急条件下安全措施的恢复和风险分析等;负责整个系统的安全,对整个系统的授权、修改、特权、口令、违章报告、报警记录处理、控制台日志审阅负责,遇到重大问题不能解决时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安全审计人员监视系统运行情况,收集对系统资源的各种非法访问事件,并对非法事件进行记录、分析和处理者圆梁。必要时将审计事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保安人员负责非技术性常规安全工作,如系统周边的警卫、办公安全、出入门验证等。2.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非常重要。常用的网络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以下7个方面:1)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包括
设备管理
维护制度、软件维护制度、用户管理制度、密钥管理制度、出入门卫管理值班制度、各种操作规程及守则、各种行政领导部门的定期检查或监督制度。机要重地的机房应规定双人进出及不准单人在机房操作计算机的制度。机房门加双锁,保证两把钥匙同时使用才能打开机房。信息处理机要腔竖专机专用,不允许兼作其他用途。终端操作员因故离开终端必须退出登录画面,避免其他人员非法使用。2)计算机处理控制管理制度。包括编制及控制数据处理流程、程序软件和数据的管理、拷贝移植和存储介质的管理,文件档案日志的标准化和通信网络系统的管理。3)文档资料管理。各种凭证、单据、账簿、报表首运和文字资科,必须妥善保管和严格控制;交叉复核记账;各类人员所掌握的资料要与其职责一致,如终端操作员只能阅读终端操作规程、手册,只有系统管理员才能使用系统手册。4)操作及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种相关人员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① 指定具体使用和操作的计算机或服务器,明确工作职责、权限和范围;② 程序员、系统管理员、操作员岗位分离且不混岗;③ 禁止在系统运行的机器上做与工作无关的操作;④ 不越权运行程序,不查阅无关参数;⑤ 当系统出现操作异常时应立即报告;⑥ 建立和完善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制度;⑦ 当相关人员调离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如人员调离的时马上收回钥匙、移交工作、更换口令、取消账号,并向被调离的工作人员申明其保密义务。5) 机房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机房管理规章制度,经常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定期或随机地进行安全检查。机房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机房门卫管理、机房安全工作、机房卫生工作、机房操作管理等。6)其他的重要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密码口令管理制度、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制度、病毒的防治管理制度、实行安全
等级保护
制度、实行网络电子公告系统的用户登记和信息管理制度、对外交流维护管理制度等。7)风险分析及安全培训① 定期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意外灾难应急恢复计划和方案。如关键技术人员的多种联络方法、备份数据的取得、系统重建的组织。② 建立安全考核培训制度。除了应当对关键岗位的人员和新员工进行考核之外,还要定期进行计算机安全方面的法律教育、
职业道德
教育和计算机安全技术更新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对于从事涉及国家安全、军事机密、财政金融或
人事档案
等重要信息的工作人员更要重视安全教育,并应挑选可靠素质好的人员担任。3.坚持合作交流制度计算机网络在快速发展中,面临严峻的安全问题。维护互联网安全是全球的共识和责任,网络运营商更负有重要责任,应对此高度关注,发挥互联网积极、正面的作用,包括对青少年在内的广大用户负责。各级也有责任为企业和消费者创造一个共享、安全的网络环境,同时也需要行业组织、企业和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因此,应当大力加强与相关业务往来单位和安全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密切配合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及时获得必要的安全管理信息和专业技术支持与更新。国内外也应当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拓宽网络安全国际合作渠道,建立、网络安全机构、行业组织及企业之间多层次、多渠道、齐抓共管的合作机制。拓展阅读: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贾铁军主编 上海优秀教材奖
系统维护及网络安全管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系统维护及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维护和网络安全管理:保护你的业务免受黑客攻击,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制度有哪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