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网络攻击手段多样化,威胁不断升级,因此构建安全屏障,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系统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必要措施。
一、构建安全屏障
网络作为信息化时代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保护网络安全就显得尤为关键。在构建安全屏障的基础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系统才能得以健全发展。
1.硬件技术的提高
网络安全建设必须从硬件层面进行实际规划和实施。加强网络防护设施建设,利用硬件技术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例如,对于每个连接到互联网的网络终端设备,应该安装可靠的防火墙和反病毒软件。
2.软件安全的加固
当前,网络攻击大多以软件安全漏洞为突破口,打破系统软件的保护壳,然后达成攻击目的。因此,研发针对性强、安全性高的软件、操作系统等,是构建安全屏障的重要手段。同时,完善流量监视、日志审计等系统,强化对软件安全的监控和管理。
3.网络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可以让数字身份更难被盗用,授权更安全且更好地支持无卡在线购物等新兴业务。一些更高级别的实时交易需要确定用户的身份,并使用具有更高级别的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始终保持更新的证书不仅可以增强全网防护和系统安全,还可以改善客户和业务流程。
二、健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系统
1.分类保护,遵循“等保一级”的原则
等保一级是对需要保护的网络实体根据其安全需求划分的一个安全等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系统依照不同网络实体、资产和重要性进行分类管理,不同的等级设置不同的安全保护策略和控制措施,细化网络安全的保护。
2.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日常巡检
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保障组织架构,明确机构、职责、工作流程及工作要求,切实推行规章制度,确保安全可控。同时强化日常巡检,对网络安全的关键部位、关键链路和关键设备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和值守,及时发现处理可能的安全隐患。
3.建设网络安全应急处置体系
网络安全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将网络安全预警、事件管理和应急处置以及后续的恢复管理等完整的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有了健全的网络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可以更大程度地减小系统受损的危害,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
结语
,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举措,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只有加大对网络安全的投入和重视,实行科学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才能确保全国各行各业所涉及的网络安全、信息安全项和个人隐私得到更佳的保障。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信息安全保护等级,等保作用是什么?
信息安全保护等级,等保作用是什么?
等保三级又被称为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是中国最权威的信息产品安全等级资格认证,由公安机关依据国家信息安全保护条例及相关制度规定,按照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对各机构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状况进行认可及源轮评定。
其中按照评定等级可以分为一至五级测评。三级等保是国家对非银行机构的更高级认证,属于“监管级别”,由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进行监雀裂银督、检查,认证测评内容分别涵盖5个等级保护安全技术要求和5个安全管理要求,包含信息保护、安全审计、通信保密等近300项要求,共涉及测评分类73类,要求十分严格。
三级等保认证最严的地方是在技术层面,主要体现在系统安全管理和恶意代码防范上,简单的说,就是每当有黑客对平台进行攻击时,平台具备一定的防范能力。
对于企业顷宴来说,办理三级等保的好处:
1、建立健全有效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2、有效的维护和防御系统被入侵和攻击;
3、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4、故障修复速率加快;
5、对企业从事行业起标榜作用;
6、落实个人及单位的网络安全保护义务,合理规避风险。
等保是网络安全
等级保护
工作的初始环节,也是网络运营者开展等级保护工作的基础,是网络运营者履行等级保护义务的直接体现。
等保作用:
1、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网络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和主管部门应依照国家
法律法规
和标准规范,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弯贺”的原则开展工作,承担网络安全
主体责任
。
鉴于重要网络系统,尤其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的安全运行不仅影响本行业、本单位的生产和工作秩序,更会影响
国家安全
、社会稳定、公共利益,因此,网络安全职能部门要对网络系统安全进行监管。
2、网络系统的定级是有比较完备的参考依据,应当根据网络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在等级保护工作开展的这几年中,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系统也变得更加复杂,总的原则:网络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是信息系统的客观属性,是以网络系统的重要性和遭到破坏后的危害程度为依据。
3、网络安全没有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安全。局闹和从
公安机关
办理的黑客类攻击破坏案件来看:攻击手段、漏洞隐患等每年都在不断翻新变化,因此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策略、措施等也需要动态调整,网络系统要定期检测、评估,及时堵塞漏洞,决不能躲避问题、无视问题。
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开展的测评、整改,可以帮助发现、解决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点。
4、《
网络安全法
》第桐盯21条明确指出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做了定级备案拿到备案证明,起码能够证明单位正在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履行了管理义务,落实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部分基本措施。
同时,一旦备案的网络系统遭受黑客攻击破坏,给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提供了支撑。
等级保护概念:
根据信息系统应用业务重要程度及其实际安全需求,实行分级、分类、分阶段实施保护,保障信息安全和
系统安全
正常运行,维护
国家利益
、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等级保护的核心是对信息系统特别是对业务应用系统安全分等级、按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和监督。国家对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工作运用法律和技术规范逐级加强监管力度。突出重点,保障重要信息资源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
等级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
国家秘密
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息分类分级进行管理和保护;对信息系统按业务安全应用域和区实行分级腊州保护。
> 对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分级许可管理。
> 对等级系统的安全服务资质分级许可管理
> 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
为什么要搞等级保护?
> 保护业务安全应用。对信息安全分级保护是客观需求: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为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的需要而设计、建立的,是社会构成、行政组织体系及其业务体系的反映,这种体系是分层次和级别的。因此,信息安全保护必须符合客观存在。
> 等级化保护是信息安全发展规律:按组织业务应用区域、分层、分类、分级进行保护和管理,分阶段推进等级保护制度建设,这是做好国家信息安全保护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等级保护的作用?
指对
国家安全
、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培局迟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
等级保护的分级:
分五级,更低一级更高五级
之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
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
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
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
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
总结:
至于其每配李一级的解释简单点来比喻的话,你可以这样想,一般县级普通系统算1-2级左右,地市2级偏多,重要点的大概3级,省厅大多数都到3级,重要点的可到4级,不过不多,国家部委4级开始多了,国家安全方面的五级。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把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能力划分为5个等级:用户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和访问验证保护级。在这5个级别,高一级的安全穗尘能力包含低一级。
实行信息安全等虚游级保护制度,能够有效提高我国信息和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的整体水平。有利于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建设新的安全设施,保障信息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相协调;有利于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管理提供系统性、针对性、可行性的指导和服务,有效控制信息安全建设成本;有利于优化安全资源的配置,有利于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等。通过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可以有效解决我国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差族销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体现“适度安全、重点保护”的目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在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只有等级保护制度是强制实施的,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国家、法人、其他组织和公民的积极性,发挥各方面的作用,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增强安全保护的整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新系统安全建设更加突出重点、 统一规范、科学合理,对促进我国信息安全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于健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系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