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是当前互联网发展中面临的更大挑战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愈发凸显,给信息经济和社会治理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的问责制度,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网络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问责制定级相关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网络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的深入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各领域的共同关注点。互联网虽然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带来了众多问题和隐患。近年来,网络犯罪不断出现,网络攻击事件时有发生,数据泄露事件频频出现。网络安全威胁越来越严重,成为当今社会治理和安全维护的难题。
(一)安全漏洞频发
网络安全漏洞是网络安全的“软肋”,也是最经常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之一。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攻击手段和技术也在不断升级,黑客、木马、病毒等网络攻击手段层出不穷,攻击方式多样化。同时,网络安全漏洞涉及到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协议等多个领域。安全漏洞的存在,会给网络系统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当黑客利用漏洞攻击系统时,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二)信息泄露风险加剧
信息泄露是当前网络安全中的重大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人和企业在网络上留下的各种信息越来越多。这些信息包括个人身份、财务信息、企业商业机密等重要信息。如果这些信息被泄露出去,个人和企业将会面临非常严峻的风险和损失。信息泄露在个人隐私、企业商业秘密受到损害的同时,也会给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在国际上造成重大的政治、经济影响。
(三)网络安全意识不强
当前,很多个人、企业和组织对网络安全意识还不足。很多人习惯于保留密码、泄露个人信息等不安全操作,企业对于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亦不一致,一些组织缺少信息保护的意识和服务,缺乏网络安全应对能力。由此导致的安全隐患与风险会给社会、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由于网络安全隐患的存在,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还会影响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
二、问责制定级与网络安全问题的相关性
问责制度是现代社会管理的一种常用方式。建立健全的问责制度,对于保障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问责制度能够追究网络安全事件责任,保障网络安全建设的推进,把握网络安全建设的方向。以下分别对于问责制定级与网络安全问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一)问责制度能够追究责任
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责任制度,对追究责任尤为重要。网络安全事故往往是由于管理者和业务人员不够重视安全管理或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产生的,需要对存在问题的管理者和业务人员追究责任。问责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够让管理者和业务人员感知到网络安全风险,也能够使得他们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重视办理网络安全事故等问题,从而把不安全因素降到更低。
(二)促进网络安全建设
网络安全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需要多部门、多层级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问责制度,可以促进网络安全建设的推进。网络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而问责制度能够明确不同部门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使得网络安全工作得到合理分工和有效协调。通过制定问责标准和责任清单,将网络安全建设列入日常工作考核之中,提高对于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与建设落实的付诸行动,加快建立社会共治、网络治理的格局。
(三)把握网络安全建设方向
在健全的网络安全责任制度下,各部门、企业、组织将会形成各自有效的网络安全建设方案,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补齐网络管理方面的短板,推动网络安全建设的不断发展。加强监督与整治的措施,在网络安全防范上督促相关的问题人员加强自身的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能力,积极维护整个网络安全状况。
当前网络安全形势严峻,需要不断加强各方面的工作,健全网络安全问责制度,构建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机制,以确保互联网安全稳定的发展。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流程
- 网络安全保护等级由什么等方面确定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流程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流程,具体如下:
1、确定定级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同时明确了未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网络运营者的法律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运营使用单位应组织开展对所属信息系统的摸底调查,全面掌握信息系统的数量、分布、业务类型、应用或服务范围、系统结构等基本情况,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以下简称《定级指南》)的要求,确定定级对象,相关资料可到中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网学习;
2、第二步:初步确定安全保护等级:
各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和运营使用单位要按照《管理办法》和《定级指南》,初步确定定级对象的安全保护等级。初步确定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后,聘请专家进行评审。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有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所确定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报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同意。
初步确定的定级结果,应当提交公安机关进行备案审查。象
3、等级备案:
根据《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为第二级以上的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或主管部门,应当在安全保护等级确定后30日内,到当地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办理备案手续。新建第二级以上信息系统,应当在投入运行后30日内,由其运营、使用单位到当地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公安机关网安部门经审查,符合等级保护要求的第二级以上信息系统,应当在收到备案材料起的10个工作日内向备案单位颁发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备案证明(备案证明由公安部统一监制)。
4、建设整改及测评:
定级对象的运营和使用单位根据公安机关定级审查的结果,按照《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的相关要求,在测评机构和相关技术支持单位的指导下,开展系统的安全建设及整改工作。
5、监督检查:
公安机关全程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仿绝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公安机关工作中发现不符合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应当发出整改通知要求整改。
备案应准备材料如下:
1、系统安全组织机构、三员审查表(系统开发建设人员、维护人员、及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安全组织机构包括机构名称、负责人、成员、职责分工等。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规范、章程等,需有单位签章及电子版))
2、系统安全保护设施设计实施方案或者改建实施方案,系统拓扑结构说明,安全产品锋数清单及证书。(简要的安全建设、整改方案,需有单位签章及电子版)
3、《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银大首以下简称《备案表》),纸质材料,一式两份。包括:《单位基本情况》(表一)、《信息系统情况》(表二)、《信息系统定级情况》(表三)和《第三级以上信息系统提交材料情况》(表四)。第二级以上信息系统备案时需提交《备案表》中的表一、二、三;第三级以上信息系统还应当在系统整改、测评完成后30日内提交《备案表》表四及其有关材料(需有单位签章及电子版)。
4、《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报告》(以下简称《定级报告》),纸质材料,一式两份。每个备案的信息系统均需提供对应的《定级报告》,《定级报告》参照模板格式填写(需有单位签章及电子版)。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基本策略、基本方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五条
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安全风险;在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网络安全保护等级由什么等方面确定
网站等级保护怎样定级?信息系统安全包括业务信息安全和系统服务安全,与之相关的受侵害客体和对客体的侵害程度可能不同,因此,信息系举棚备统定级也应由业务信息安全和系统服务安全两方面确定。下面就由新网小编和大家讲一讲网络等级保护网怎样定级。
一、确定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一般流程如下:
1、确定作为定级对象的信息系统;
2、确定业务信息安全受到破坏时所侵害的客体;
3、根据不同的受侵害客体,从多个方面综合评和数定业务信息安全被破坏对客体的侵害程度,根据业务信息的重要性和受到破坏后的危害性确定业务信息安全等级;
4、确定系统服务安全受到破坏时所侵害的客体;
5、根据不同的受侵害客体,从多个方面综合评定系统服务安全被破坏对客体的侵害程度,根据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和受到破坏后的危害性确定系统服务正毁安全等级;
6、由业务信息安全等级和系统服务安全等级的较高者确定定级对象的安全保护等级。
关于网络安全问责定级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