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问题是在信息时代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网络安全威胁越来越大,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严重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和个人的利益。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以下对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因素进行分析。
一、网络攻击
网络攻击是指利用互联网对特定目标发起的有意的、恶意的攻击行为。网络攻击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钓鱼、黑客攻击、病毒攻击等等。其中黑客攻击是网络安全威胁中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黑客可以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入侵别人的电脑,窃取他人的信息,破坏别人的数据等等,而且黑客的入侵手段越来越高超,隐蔽性越来越强,不易被人发现。
二、身份泄露
身份泄露也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因素。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可能引发金融欺诈、电信诈骗等问题,并且泄露个人隐私信息会对个人造成极大的伤害。在现在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因此各种社交平台、电商网站、互联网银行等网站,存在泄露用户账号密码、身份证号等个人敏感信息的风险,这也是身份泄露在网络安全中如此重要的原因。
三、缺乏安全意识
缺乏安全意识也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因素。很多人在使用互联网时,对自身的安全意识并不重视,对一些陌生网站信任过度,从而被骗。而且,很多人在使用弱密码时,不常常更新密码,且使用相同的密码在多个网站上,这极大地提高了自己账户被破解的风险。因此,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采取一些措施,例如设置复杂的密码、安装杀毒软件、不将个人重要信息随意泄露等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缺乏安全意识带来的网络安全威胁。
四、软件漏洞
软件漏洞是因为软件制作者疏忽或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网络安全威胁因素之一。大量软件存在各种余缺,而且很多软件的更新跟不上或者不及时,这为黑客利用软件漏洞提供了便利。黑客可以依靠一些漏洞入侵系统,破坏设备和信息的安全,甚至篡改数据。因此,软件漏洞是网络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研究安全,及时升级软件是一种解决方式。
综上所述,网络攻击、身份泄露、缺乏安全意识和软件漏洞是当前网络安全中的主要威胁因素。为了避免这些网络安全威胁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和危害,除了加强网络安全部门的防范,我们也需要自己提高安全意识,采取一些措施,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信息。网络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种责任和意识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保护网络安全的行列中来,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安全的互联网。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 网络安全的概念及网络安全威胁的主要来源。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常见影响计算机安全主要三个方面含高哪
1.病毒传播。 病毒是当前网络领域的更大威胁之一, 电脑一旦被病毒攻击将很难还原其储存的信息数据。 所谓病毒,也就是一些具有破坏性和攻击性的程序,它以一种指令、代码的形式出现,能念告对电脑及其上面储存的信息造成极大的损坏, 甚至使得电脑出现崩溃,而且只要一台电脑感染病毒就能很快通过某种途径传到其他电脑上。
2.木马入侵。 木马与病毒具有类似性质,也是一种攻击程序,不过与病毒不同的是,木马可以被人为操纵,发布木马者可以通过控制计算机获取用户的信息,并通过倒卖信息、实施诈骗或者盗取商业机密牟利,给用户造成损失。 另外,木马程序还会拖慢计算机的运转速度,因为木马占用了计算机的内存,造成计算机系统运行不流畅。
3.无授谈码权非法访问。 计算机的访问一般都有一定的限制,部分用户为了某种目的,提高网络使用率,不惜采用非法访问手段。 非法访问确实可以为使用者带来一些利益,但是非法访问没有安全检测系统,很容易使得计算机被攻击,造成更大的损失。
一.
计算机网络
的脆弱性编辑
互联网是对全世界都开放的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方便地传输和获取各种信息,互联网这种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国际性的特点就对计算机
网络安全
提出了挑战。互联网的不安稿颤全性主要有以下几键坦败项:
1)网络的开放性
网络的技术是全开放的,使得网络所面临的攻击来自多方面。或是来自物理传输线路的攻击,或是来自对网络
通信协议
的攻击,以及对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漏洞实施攻击。
2)网络的国际性
意味着对网络的攻击不仅是来自于本地网络的用户,还可以是互联网上其他国家的黑客,所以,网络的安全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
3)网络的自由性
大多数的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没有技术上的约束,用户可以自由的上网,发布和获取各类信息。
二网络系统的脆弱性
计算机网络本身存在一些固有的弱点(脆弱性),非授权用户利用这些脆弱性可对网络系统进行非法访问,这种非法访问会使系统内数据的完整性受到威胁,也可能使信息遭到破坏而不能继续使用,更为严重的是有价值的信息被窃取而不留任何痕迹。
网络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操作系统的脆弱性
网络操作系统体系结构本身就是不安全的,具体表现为:
·动态联接。为了
系统集成
和系统扩充的需要,操作系统采用动态联接结构,系统的服务和I/O操作都可以补丁方式进行升级和动态联接。这种方式虽然为厂商和用户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为黑客提供了入侵的方便(漏洞),这种动态联接也是
计算机病毒
产生的温床。
·创建进程。操作系统可以创建进程,而且这些进程可在远程节点上被创建与激活,更加严重的是被创建的进程又可以继续创建其他进程。这样,若黑客在远程将“间谍”程序以补丁方式附在合法用户,特别是超级用户信李上,就能摆脱系统进程与作业监视程序的检测。
·空口令和RPC。操作系统为维护方便而预留的无口令入口和提供的
远程过程调用
(RPC)服务都是黑客进入系统的通道。
·超级用户。操作系统的另一个安全漏洞就是存在超级用户,如果入侵者得到了超级用户口令,整个系统将完全受控于入侵者。
2.
计算机系统
本身的脆弱性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故障可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时系统会停止工作。系统的硬件故障通常有硬件故障、电源故障、芯片主板故障、
驱动器
故障等;系统的软件故障通常有操作系统故障、应用软件故障和
驱动程序
故障等。
3.电磁泄漏
计算机网络中的
网络端口
、传输线路和各种处理机都有可能因屏蔽不严或未屏蔽而造成电磁信息辐射,从而造成有用信息甚至机密信息泄漏。
4.数据的可访问性
进入系统的用户可方便地复制系统数据而不留任何痕迹;网络用户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访问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并可将其复制、删除或破坏掉。
5.通信系统和通信协议的弱点
网络系统的通信线路面对各种威胁显得非常脆弱,非法用户可对线路进行物理破坏、搭线窃听、通过未保护的外部线路访问系统内部信息等。通信协议TCP/IP及FTP、E-mail、NFS、WWW等应用协议都存在安全漏洞,如FTP的匿名服务浪费系
统资源;E-mail中潜伏着电子炸弹、病毒等威胁互联网安全;WWW中使用的通用网关接口(CGI)程序、Java
Applet程序和SSI等都可能成为黑客的工具;黑客可采用Sock、TCP预测或远程访问直接扫描等攻击防火墙。
6.数据库系统的脆弱性
由于数据集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的管理是建立在分级管理的概念上,因此,DBMS的安全必须与操作系统的安全配套,这无疑是一个先天的不足之处。黑客通过探访工具可强行登录或越权使用数据库数据,可能会带来巨大损失;数据加密往往与DBMS的功能发生冲突或影响数据库的运行效率。由于服务器/浏览器(B/S)结构中的
应用程序
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所以,使用B/S结构的网络应用程序的某些缺陷可能威胁数据库的安全。
国际通用的数据库如Oracle、
sql server
、mysql、db2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以Oracle为例,仅CVE公布的数据库漏洞就有2023多个,同时我们在使用数据库的时候,存在补丁未升级、权限提升、缓冲区溢出等问题,数据库安全也由于这些存在的漏洞让安全部门越来越重视。
7.网络存储介质的脆弱
各种
存储器
中存储大量的信息,这些存储介质很容易被盗窃或损坏,造成信息的丢失;存储器中的信息也很容易被复制而不留痕迹。
此外,网络系统的脆弱性还表现为保密的困难性、介质的剩磁效应和信息的聚生性等。
网络安全的概念及网络安全威胁的主要来源。
2)渗兆来自内部网络的安全威胁
从以上网络图中可以看到,整个计委的计算机网络有一定的规模,分为多个层次,网络上的节点众多,网络应用复杂,网络管理困难.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安全威胁的第二与第三个层面上,具体包括:
● 网络的实际结构无法控制;
● 网管人员无法及时了解网络的运行状况;
● 无法了解网络的漏洞与可能发生的攻击;
● 对于已经或正在发生的攻击缺乏有效的追查手段;
内部网络的安全涉及到技术.应用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及时发现问题,确定槐棚网络安全威胁的来源,才能制定全面的安全策略,有效的保证网络安全.
a.网络的实际结构无法控制
计算机网络上的用户众多,用户的应用水平差异较大,给管理带来很多困难.网络的物理连接经常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 办公地点调整,如迁址.装修等;
● 网络应用人员的调整,如员工的加入或调离;
● 网络设备的调整,如设备升级更新;
● 人为错误,如网络施工中的失误.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网络结构发生变化,网络管理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将其纳入网络安全的总体策略,很可能发生网络配置不当,从而造成网络性能的下降,更严重的是会造成网络安全的严重隐患,导致直接经济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有效的扫描工具,定期对网络进行扫描,发现网络结构的变化,及时纠铅喊则正错误,调整网络安全策略.
b.网管人员无法及时了解网络的运行状况
网络是一个多应用的平台,上面运行着多种应用,其中包括网站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邮件系统等.作为网络管理员,应该能够全面了解这些应用的运行情况.同时,由于网络用户众多,很可能发生用户运行其他应用程序的情况,这样做的后果一方面可能影响网络的正常工作,降低系统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可能破坏系统的总体安全策略,对网络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网络管理员应拥有有效的工具,及时发现错误,关闭非法应用,保证网络的安全.
c.无法了解网络的漏洞与可能发生的攻击
网络建成后,应该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策略,但是实际情况是,再有经验的网络管理者也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的能力建立十分完善的安全系统.具体原因表现为:
● 即使最初制定的安全策略已经十分可靠,但是随着网络结构与应用的不断变化,安全策略也应该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网络安全的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由此可以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理解为: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网络系统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所以,建立网络安全保护措尘蔽施的目的是确保经过网络传输和交换的数据不会发生增加、修改、丢失和泄露等。
二、Internet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下列几方面:
1.
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无控制机构的网络,黑客(Hacker)经常会侵入网络中的计算机系统,或窃取机密数据和盗用特权,或破坏重要数据,或使系统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直至瘫痪。
2.
Internet的数据传输是基于TCP/IP通信协议进行的,这些协议缺乏使传输过程中的信息不被窃取的安全措施。
3.
Internet上的通信业务多数使用Unix操作系统来支持,Unix操作系统中明显存在的安全脆弱性问题会直接影响安全服务。
4.在计算机上存储、传输和处理的电子信息,还没有像传统的邮件通信那样进行信封保护和签字盖章。信息的来源和去向是否真实,内容是否被改动,以及是否泄露等,在应用层支持的服务协议中是凭着君子协定来维系的。
5.电子邮件存在着被拆看、误投和伪造的可能性。使用电子邮件来传输重要机密信息会存在着很大的危险。
6.计算机病毒通过Internet的传播给上网用户带来极大的危害,病毒可以使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数据和文件丢失。在网络上传播病毒可以通过公共匿名FTP文件传送、也镇厅可以通过邮件和邮件的附加文件传播。
三、网络安全防范的内容
一个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应该具有可靠性、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和真实性等特点。计算机网络不仅要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还要保护数据安全等。因此针对计算机网络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实施网络安全保护方案以确保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安全性是每一个计算机网络都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问派旅州题。网络安全防范的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计算机病毒,二是黑客犯罪。
计算机病毒是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种危害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的破坏性程序。黑客犯罪是指个别人利用计算机高科技手段,盗取密码侵入他人计算机网络,非法获得信息、盗用特权等,如非法转移银行资金、盗用他人银行帐号购物等。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展开,严防黑客入侵、切实保障网络交易的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资金安全、商家的货物安全,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问题,因此各级组织和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关于威胁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