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用户的关注焦点,密码编码学作为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扮演着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密码编码学是一门跨学科领域,涵盖了密码学、信息论等学科,如今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已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密码编码学有助于确保在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并且可以抵御各种网络攻击,如黑客入侵、恶意软件、钓鱼等。特别是在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等领域,密码编码学的应用为保障用户的隐私和资金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密码编码学的研究和应用
密码编码学是一门技术,它的目标是使得在数据传输中,发送方发送的信息,只有接收方才能读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密码编码学使用了非对称和对称加密,数字签名和身份验证等技术。
对称加密,也叫作私钥加密,是指在加密和解密时使用同样的密钥。这种加密方法常常用于处理小型、敏感数据,如电子邮件会话或者金融转移。非对称加密,也叫公钥加密,则是在加密和解密时使用不同的密钥。相对于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更为复杂,但它的保密性更高,也更能判断信息是否被篡改或者窥视过。
身份验证是一个验证身份的过程。它可以在网络中用来检查用户的身份,只有经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能访问有关信息。数字签名是在一个数字文档上附加数字签名来确认文档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了实现这个签名,密码编码学使用了公钥证书。
密码编码学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包括安接字层协议(Secure Sockets Layer, SSL)、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公共密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等。 SSL协议和TLS协议是用于保护网络连接安全的协议。它们主要用于保护互联网通信,包括网页访问、电子邮件通讯、即时通讯、远程访问等。PKI是一种基于证书的安全体系,用于确认用户的身份和网络服务的真实性。
密码编码学的在金融领域中的重要性
密码编码学在金融领域中尤为重要。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商家都转向了网上支付和电子银行。这种趋势为网络犯罪分子带来了一些新的机会。如果支付过程中的交易信息被破解,则消费者的隐私和资金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因此,保护这些重要信息就需要密码编码学的技术。
密码编码学的不断发展,也使得金融机构在防范网络攻击方面更为从容。由于密码编码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支付和电子银行现在更受信任,也更受欢迎。在银行业和支付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中,密码编码学将为连接数十亿人口的互联网社会开辟一条安全通道。
密码编码学的未来
密码编码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虽然目前的加密算法可以保护互联网通信的机密性、无损性和可用性,但是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将会使密码编码学的技术继续发展壮大。
比如,在未来,量子计算可能会破解现有的密码编码学算法。但是,密码编码学已经开始研究更为复杂、更为安全的算法,以适应这一威胁。同时,随着智能合约和区块链等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密码编码学在这些区块链应用(如加密货币和智能合约)中的应用也将变得更加广泛和重要。
密码编码学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笔者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逐步扩大,密码编码学的技术将会不断创新和完善,为互联网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三级网络技术第10章:网络安全技术(一)
三级网络技术第10章:网络安全技术(一)
网络安全指利用网络监控和管理技术措施,对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资源实施保护。
(1)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保证信息为授权者享用而不泄露给未经授权者。
(2)完整性Integrity: 数据完整性和系统完整性。
(3)可用性Availability: 保证信息汪兄拆和系统随时为授权者服务。
(4)可鉴别性Autherticity: 对实体身份的鉴别。
(5)不可否认性Non-repudiation: 无论发送还是接收方,都不能抵赖。
信息从信息源结点传输出来,中途被攻击者非法截获,信息目的结点没有接收到。
信息从信息源结点传输到信息目的结点,但中途被攻击者非法窃听。
攻击者将中途截获的信息进行修改或插入欺骗性的信息,将其发送给信息目的结点。
攻击者冒充信息源结点用户,将伪造的信息发送给了信息目的结点。
对网络提供某种服务的服务器发起攻击,造成该网络的“拒绝服务DOS, Denial of Service”。攻击效果表现在消耗带宽、消耗计算资源、使系统和应用崩溃。
它针对网络层等低层协议,攻击者对网络通信设备发起攻击,使其严重阻塞或瘫痪。非服务攻击与特定服务无关。
存储在联网计算机中的信息或服务被未授权的网络用户非法使用,就像突尼斯和罗马尼亚的账号可以访问IH工厂的重要盘符。
70%发生在网络上。
信息安全传输包括两部分:
(1)对发送的信息进行安全转换(如信息加密),实现信息的保密性。
(2)发送和接收双方共享的某些信息(如加密密钥)。
设计网络安全方案,要完成以下四个任务:
(1)设计算法,执行转换
(2)生成算法秘密信息
(3)秘密信息分发共享
(4)设定协议,安全服务
分为四个部分:
网络安全策略包括总体案例策略和具体安全规则两个部分。
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授权和虚拟专用网VPN、防火墙、安全扫描和数据备份
检测是动态响应的依据。
响应包括紧急响应和恢复处理,恢复又包括系统恢复和信息恢复。
从1987年起中国开始制定,国外更早。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TCSEC是1983年公布的,1985年公布了可信网络说明TNI。它将计算机系统安全分为4类7级,D、C1、C2、B1、B2、B3与A1。D安全要求更低,属于非案例保护类,A1更高。一般的UNIX能满足C2级。
“基于文件的备份”,系统顺序读取每个文件的物理块,备份软件连续地将文件写入到备份介质上,从而使每个单独文件的恢复很快。
但是,非连续的存储文件使备份速度减慢,额外的查找增加了系统的开销,降尘宽低了吞吐率。
“基于设备的备份”,文件不是连续地存储在备份介质上的。缺点是可能产生数据的不一致性。
对整个系统或所有文件数据进行一次全面的备份。
不足之处,每次备份的工作量很大,大量重复数据,所需时间较长。
只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备份操作以来新创建或更新困枣过的数据。
不足之处,增量备份时一旦发生数据丢失或文件误删,恢复工作会比较麻烦。增量备份的恢复需要多份备份文件才可以完成,此可靠性最差。
备份上一次完全备份后产生和更新的所有新的数据,将完全恢复时涉及的备份记录数量限制在2个,节省存储空间。
备份策略比较
离线备份,指当执行备份操作时,服务器将不接受来自用户与应用对数据的更新。目前新技术有LAN-Free, Server-Free。恢复时间长,投资较少。
在线备份,即同步数据备份。在用户和应用正在更新数据时,系统也可以备份。它资源占用比大、投资大,但恢复时间短。
密码学包括密码编码学与密码分析学。
基本思想是伪装明文以隐藏其真实内容,将明文X伪装成密文Y。加密时的变换规则称为加密算法,由密文恢复出明文的过程称为解密。
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的操作在一组密钥控制下进行的,密钥可视为加密算法中的可变参数。加密的目标是使破译密钥所需要的花费比该密钥所保护的信息价值还要大。
对称加密使用相同的密钥对信息进行加密与解密,又称密钥密码技术。当网络中有N个用户相互进行加密通信,则需要有Nx(N-1)个密钥,才能保证任意两方通信。
密钥管理涉及密钥的产生、分配、存储、销毁。
数据加密标准DES(Date Encryption Standard)由IBM提出,经过ISO认定。DES采用了64位密钥长度,其中8位用于奇偶校验,用户使用其余的56位。
比DES更加安全的是IDEA、RC2、RC4与Skipjack算法。
加密的密钥是可以公开的,解密的密钥是保密的,又称公钥加密技术。n个用户之间通信,仅需要n对密钥。
RSA算法、DSA、PKCS、PGP等。RSA算法的安全性建立在大素数分解的基础上。RSA算法的保密性随其密钥的长度增加而增强。
习题2:考查加密算法
关于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