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常见病毒与漏洞困扰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常见病毒_漏洞)

网络安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攻击也与日俱增,而其中最常见的攻击手段就是利用病毒和漏洞。本文将从常见的病毒和漏洞入手,探讨它们对网络安全带来的困扰。

常见病毒

1. 木马病毒

木马病毒是一种隐藏在其他程序中的恶意代码,利用用户的不知情和不留心,实现对系统的控制、篡改和盗取。木马病毒遍布了各种应用领域,比如游戏、邮件、办公软件等,经常被用来窃取用户的各种信息。在互联网上,很多软件、插件和工具都有可能被植入木马病毒,用户应该警惕不明来源的软件和下载链接。

2. 病毒

病毒是一种以程序的形式存在的恶意代码,通过感染其他的软件和文件,在执行时控制系统并破坏数据。病毒常常利用用户的存储设备、邮件和网络传输等手段进行传播。与木马病毒相比,病毒更具有破坏性和影响力。病毒的传播范围往往是广泛而迅速的,可以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知识产权盗窃。

3. 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是一种自己可以独立复制的病毒,通过网络传播和感染其他的系统,不断地扩散和破坏。蠕虫病毒不需要宿主文件,因此传播速度很快,很容易引起网络拥堵和系统瘫痪。蠕虫病毒常常利用网络中已知的漏洞进行攻击,因此及时更新防火墙和系统补丁非常重要。

常见漏洞

1. SQL注入漏洞

SQL注入攻击是一种针对Web应用程序的攻击方式,攻击者将恶意SQL命令注入到Web应用程序中,绕过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获取敏感信息或破坏数据。SQL注入漏洞是Web应用程序最常见的漏洞之一,许多知名网站都曾经遭受过SQL注入攻击,造成重大经济和声誉损失。

2. XSS漏洞

XSS攻击是一种攻击者通过Web应用程序向用户浏览器中注入恶意代码,当受害者访问该网页时,恶意代码就会执行并获取受害者的敏感信息。XSS漏洞常常与CSRF漏洞配合使用,攻击成功的几率非常高。因此,Web应用程序的开发者和管理员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XSS和CSRF漏洞的攻击。

3. DDOS攻击

DDOS攻击是一种通过大量的流量和请求淹没目标网站或服务器的攻击方式,从而使目标系统无法正常工作。DDOS攻击具有高峰值流量、高带宽消耗和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很容易造成网络拥堵和系统瘫痪。防御DDOS攻击的方法包括配置防火墙、使用CDN和云防护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病毒和漏洞,它们对网络安全的困扰非常大。避免病毒和漏洞的攻击需要多方面的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安全意识、使用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更新系统补丁和关键应用程序、设置合理的访问控制和密码策略等。只有从多个方面同时进行安全防护,才能提高网络安全的水平。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有哪些
  • 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有哪些
  • 操作系统漏洞攻击病毒是什么?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有哪些

物联滑祥网世界带备七大信行搏网络安全威胁

近日,国内安全厂商金山公司发布了《2023年网络安全报告》,该报告显示,2023年网络威胁呈现多样化,除传统的病毒、垃圾邮件外,危害更大的间谍软件、广告软件、网络钓鱼等纷纷加入到互联网安全破坏者的行列,成为威胁计算机安全的帮凶。尤其是间谍软件,其危害甚至超越传统病毒,成为互联网安全更大的威胁。同时,有关反病毒专家预测,2023年,“间谍软件”对网络安全危害的发展势头将会表现得更为猛烈。

●“木马”病毒首当其冲

据金山反病毒监测中心统计,2023年1月到10月,共截获或监测到的病毒达到50179个,其中木马、蠕虫、黑客病毒占其中的91%。尤其是以盗取用户有价账号的木马病毒(如网银、QQ、网游)多达2023多种,如果算上变种则要超过万种,平均下来每天有30个病毒出现。综合2023年的病毒情况,具有以下的特征:

●计算机病毒感染率首次下降

2023年我国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80%,比去年的85.57%下降了5.57个百分点。这是自2023年以来,我国计算机病毒疫情首次呈下降趋势。同期的间谍软件感染率则大大高于去年,由2023年的30%激增到2023年的90%。2023年在感染病毒的用户当中,感染次数超过3次的达到56.65%,而2023年降为54.7%。2023年病毒造成的危害主要是网络瘫痪,接近20%,而2023年和2023年病毒危害集中在系统崩溃,这表明蠕虫病毒造成的网络问题越来越严重。2023年因计算机病毒造成损失的比例为43%,今年为51.27%,这表明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正在加剧。

●90%用户遭受“间谍软件”袭击

据介绍,2023年,间谍软件已经大面积闯入了我们的网络生活中。根据公安部发布的《2023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暨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活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有将近90%的用户遭受间谍软件的袭击,比起2023年的30%提高了6成。就连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面对间谍软件也无能为力,惊呼:“我的计算机从未被病毒入侵过,但却居然被间谍软件和广告软件骚扰。”

尽管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强,2023年的间谍软件有了更加明显的改变,之前大多是流氓的推广方式,比如通过网站下载插件、弹广告、代码的方式。用一些IE辅助工具可以有效拦截,但是这次最烦的表现形式是间谍软件直接弹广告,IE辅助工具根本无法拦截。需要可以彻底把间谍软件清除才能减少广告。虽然许多杀毒软件厂商对间谍软件的清除下了很大的力量,但是由于还没有一款完全意顷颤义上的针对间谍软件的安全工具,因此对于间谍软件的枯纳彻底清除还远远没有达到用户的需求。

●“间谍软件”成为互联网更大的安全威胁

间谍软件在2023年表现出传播手段多样化的特点,间谍软件的雀败败制造者为了寻求利益的更大化,吸引更多的人成为监视的对象,采用了越来越复杂的传播方式。根据调查显示,针对间谍软件的传播方式,用户最为反感的“间谍软件”形式主要包括:弹广告的间谍软件、安装不打招呼的软件、控件、不容易卸载的程序、容易引起系统不稳定的程序、盗取网银网游账号的木马程序。

间谍软件的危害不仅仅是花花绿绿的广告的骚扰,往往背后还隐藏着更加严重的威胁:间谍软件被黑客利用能够记录用户在计算机上的任何活动,包括敲打了哪个键盘、密码、发送和接收的电子邮件、网络聊天记录和照片等等。2023年万事达国际信用卡公司宣布,位于亚利桑那州土桑市的一家信用卡数据处理中心的计算机网络被侵入,4000万张信用卡账号和有效日期等信息被盗,盗窃者采用的手段正是在这家信用卡数据中心的计算机系统中植入了一个间谍软件。

●中国“网络钓鱼”名列全球第二

网络钓鱼作为一个网络蛀虫,自从2023年出现以后,迅速成为威胁互联网安全的主要攻击方式。进入2023年,网络钓鱼已经从最初的为技术痴迷的Vxer(病毒爱好者),变成受利益诱惑的职业人。他们不断地挖掘系统的漏洞、规则的失误,利用病毒的行为、人们的好奇心,四处进行着“钓鱼”、诈骗。

网络钓鱼在2023年及以前,多以邮件方式投递到用户邮箱中,而仅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利益熏心的制造者。因此网络钓鱼在2023年的传播手段从单一的主动推送方法,增加“守株待兔”方法,以更加多样化的传播方式,这些方式包括:假冒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站;利用虚假电子商务进行诈骗;利用木马和黑客技术等手段窃取用户信息等等,实际上,2023年“网络钓鱼”者在实施网络诈骗的犯罪活动过程中,经常采取以上几种手法交织、配合进行,还有的通过手机短信、QQ、msn进行各种各样的“网络钓鱼”不法活动。

以今年5月份为例,“网络钓鱼”案件比上月激增226%,创有史以来更高纪录。随后的几个月内,网络钓鱼的攻击方式仍以平均每月73%的比例向上增加。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统计,目前中国的网络钓鱼网站占全球钓鱼网站的13%,名列全球第二位。

●病毒传播更多样、更隐蔽

2023年,网页浏览、电子邮件和网络下载是感染计算机病毒最常见的途径,分别占59%、50%和48%。计算机病毒通过网络下载、浏览和电子邮件进行传播和破坏的比例分别比去年

上升了6%,而利用局域网传播感染的情况与去年比较减少了7%,可以看到利用互联网传播已经成为了病毒传播的一个发展趋势。

同时,随着各大门户网站的即时通讯工具的推出,利用IM(即时通讯工具)作为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且已经渐渐追上了微软漏洞,成为了网络间病毒传播的首选方式,从年初的“MSN性感鸡”到利用QQ传播的“书虫”、“QQRRober”、“QQTran”,以及可以通过多种IM平台进行传播的“QQMsgTing”,它们都通过IM广阔的交流空间大肆传播着。每一个使用IM工具的人,至少会接到一次这类病毒的侵扰。同时,此类病毒在传播过程都会根据生活中的热点事件、新闻人物、或者黄色信息构造诱惑信息,诱使聊天好友打开地址或接收病毒文件。

据统计,通过IM工具传播的病毒高达270万次起,排在所有病毒之首。这也使得国内IM厂家高度重视,腾讯推出的QQ2023,就在业界率先与杀毒厂商合作,与金山公司合作推出了国际首创的“QQ安全中心”。

●漏洞病毒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根据行业人士试验得到的反馈,在2023年,一台未打补丁的系统,接入互联网,不到2分钟就会被各种漏洞所攻击,并导致电脑中毒。因此,今年虽然病毒的感染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病毒仍然存在巨大的危害,并且利用漏洞的方法仍是病毒传播的最重要手段。

据了解,目前普通用户碰到的漏洞威胁,主要以微软的操作系统漏洞居多。微软被新发现的漏洞数量每年都在增长,仅2023年截至11月,微软公司便对外公布漏洞51个,其中严重等级27个。众所周知,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中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用户群体非常庞大。利用微软的系统漏洞传播的病毒明显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人群多、破坏严重的特点。03年的冲击波、04年的震荡波以及05年的狙击波便是很好的佐证。

利用漏洞的病毒越来越多。2023年8月15日凌晨,利用微软漏洞攻击电脑的病毒“狙击波”,被称为历史上最快利用漏洞的一个病毒,距离该漏洞被公布时间仅有一周。

因此,国内有关反病毒工程师告诉用户,2023年对于网络病毒的防护措施主要是以防护为主,但是除此之外,还要有相应的检测、响应及隔离能力。在大规模网络病毒暴发的时候,能够通过病毒源的隔离,把疫情降到更低,对于残留在网络上的病毒,人们也要有相应的处理能力。

之一、网络监听

网络监听是一种监视网络状态、数据流程以及网络上信息传输的技术。黑客可以通过侦听,发现有兴趣的信息,比如用户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

第二、口令破解

是指黑客在不知道密钥的情况之下,恢复出密文件中隐藏的明文信息的过程,常见的破解方式包括字典攻击、强制攻击、组合攻击,通过这种破解方式,理论上可以实现任何口令的破解。

第三、拒绝服务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即攻击者想办法让目标设备停团散止提供服务或者资源访问,造成系统无法向用户提供正常服务。

第四、漏洞攻击

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者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从而可以使攻击者能够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破坏系统,比如利用程序的缓冲区溢出漏洞执行非法操作、利用操作系统漏洞攻击等。

第五、网站安全威胁

网站安全威胁主要指黑客利用网站设者坦计的安全隐患实施网站攻击,常见的网站安全首或桐威胁包括:SQL注入、跨站攻击、旁注攻击、失效的身份认证和会话管理等。

第六、社会工程学攻击

利用社会科学并结合常识,将其有效地利用,最终达到获取机密信息的目的。

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有哪些

A.按漏洞可能对系统造成的直接威胁

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类,事实上一个系统漏敏物洞对安全造成的威胁远不限于它的直接可能性,如果攻击者获得了对系统的一般用户访问权限,他就极有可能再通过利用本地漏洞把自己升级为管理员权限:

一.远程管理员权限

攻击者无须一个账号登录到本地直接获得远程系统的管理员权限,通常通过攻击以root身份执行的有缺陷的系统

守护进程

来完成。漏洞的绝大部分来源于

缓冲区溢出

,少部分来自守护进程本身的逻辑缺陷。

典型漏洞:

1、IMAP4rev1 v10.190版的守护进程imapd的AUTHENTICATE命令存在读入参数时未做长度检查,构造一个精心设计的AUTH命令串,可以溢出imapd的缓冲区,执行指定的命令,由于imapd以root身份运行,从而直接获得机器的

root权限

2、WindowsNT IIS 4.0的ISAPI DLL对输入的URL未做适当的边界检查,如果构造一个超长的URL,可以溢出IIS (inetinfo.exe)的缓冲区,执行我们指定的代码。由于inetinfo.exe是以local system身份启动,溢出后可以直接得到管理员权限。

3、早期AIX 3.2 rlogind代码存在认证逻辑缺陷,用rlogin victim.com ?Cl ?Cfroot,可以直接以root身份登录到系统而无须提供口令。

二.本地管理员权限

攻击者在已有一个本地账号能够登录到系统的情况下,通过攻击本地某些有缺陷的suid程序,竞争条件等手段,得到系统的管理员权限。

典型漏洞:

1、RedHat Linux的restore是个suid程序,它的执行依靠一个中RSH的

环境变量

,通过设置环境变量PATH,可以使RSH变量中的可执行程序以root身份运行,从而获得系统的root权限。

2、Solaris 7的Xsun程序有suid位,它对输入参数未做有效的边界检查,可以很容易地溢出它的缓冲区,以root身份运行我们指定的代码,从而获得管理员权限。

3、在windows2023下,攻击者就有机会让网络DDE(一种在不同桥手液的Windows机器上的

应用程序

之间动态共享数据的技术)代理在本地系统用户的安全上下文中执行其指定的代码,从而提升权限并完全控制本地机器。

三.普通用户访问权限

攻击者利用服务器的漏洞,取得系统的普通用户存取权限,对UNIX类系统通常是shell访问权限,对Windows系统通常是cmd.exe的访问权限,能够以一般用户的身份执行程序,存取文件。攻击者通常攻击以非root身份运行的守护进程,有缺陷的cgi程序等手段获得这种访问权限。

典型漏洞:

1、UBB是个广泛运行于各种UNIX和Windows系统的论坛程序,用PERL实现,它的5.19以下版本存在输入验证问题,通过提交精心构造的表单内容,可以使UBB去执行shell命令,因为一般的web服务器以nobody身份运行,因此可以得到一个nobody shell。比如提交这样的数据:topic=’012345.ubb mail

2、RedHat Linux 6.2带的innd 2.2.2.3版新闻服务器,存在缓冲区溢出漏洞,通过一个精心构造的新闻信件可以使innd服务器以news身份运行我们指定的代码,得到一个innd权限的shell。

3、Windows IIS 4.0-5.0存在Unicode解码漏洞,可以使攻击者利用cmd.exe以guest组的权限在系统上运行程序。相当于取得了普通用户的权限。

四.权限提升

攻击者在本地通过攻击某些有缺陷的sgid程序,把自己的权限提升到某个非root用户的水平。获得管理员权限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权限提升,只是因为威胁的大小不同而把它独立薯如出来。

典型漏洞:

1、RedHat Linux 6.1带的man程序为sgid man,它存在format bug,通过对它的

溢出攻击

,可以使攻击者得到man组的用户权限。

2、Solaris 7的write程序为sgid tty,它存在缓冲区溢出问题,通过对它的攻击可以攻击者得到tty组的用户权限。

3、WindowsNT系统中,攻击者能够使系统中其他用户装入一个”特洛化”的porfile,使其他用户执行攻击者的恶意代码,有时甚至是管理员。

操作系统漏洞攻击病毒是什么?

漏洞攻击就是说,在你的电脑中的漏洞被黑客扫描出来了,然后他李运歼利用这个系统漏洞来运用针对这个漏洞的专门的工哪冲具或手段,来攻击你家的电脑.但既然杀毒软件能显示出漏洞攻击的话那就应该没什么问题的.因为这可能说明他的攻击已经被悄清拦截下来了.但还是要小心喔.经常给系统打补丁,扫描漏洞.

操作系统型病毒,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攻击操作系统。如DOS系统,Windows系统,UNIX系统t和OS2系统。这种病毒用它自已的程序意图加入或取代部分操作系统进行工作,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可以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圆点病毒和病毒就是典型的操作系统型病毒。操作系统型病桥兄毒只有在系统引导时进入判消友内存。如果一个软盘或U盘染有病毒, 但并不从它上面引导系统,则病毒不会进入内存, 也就不能活动。例如圆点病毒感染软盘、硬盘的引导区, 只要用带病毒的盘启动系统后, 病毒便驻留内存, 对哪个盘进行操作, 就对哪个盘进行感染。蠕虫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它的传染机理是利用网络进行复制和传播,传染途径是通过网络和电子邮件。 比如近几年危害很大的“尼姆亚”病毒就是蠕虫病毒的一种。这一病毒利用了微软视窗操作系统的漏洞,计算机感染这一病毒后,会不断自动拨号上网,并利用文件中的地址信息或者网络共享进行传播,最终破坏用户的大部分重要数据。莫里斯蠕虫它的编写者是美国康乃尔大学一年级研究生罗特·莫里斯。这个程序只有99行,利用了Unix系统中的缺点,用Finger命令查联机用户名单,然后破译用户口令,用Mail系统复制、传播本身的源程序,再编译生成代码。最初的网络蠕虫设计目的是当网络空闲时,程序就在计算机间“游荡”而不带来任何损害。当有机器负荷过重时,该程序可以从空闲计算机“借取资源”而达到网络的负载平衡。而莫里斯蠕虫不是“借取资源”,而是“耗尽所有资源”。掘槐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首先先说下你的提问有个小小的颠倒,不是“漏洞攻击病毒”应该把这个分开来看 “漏洞攻击”是只某个文件和XP启动程序的文件发生冲突,轻者导致速度下降联网速度降低,中等;导致卡机死机 严重:损害磁盘失灵,启动不了XP。这些只要重装程序就可以解决。“病毒”是只某个人想得到你电脑上的信息或向摧毁你的族物电脑所研制的盗取文件被称之为病毒,“病毒攻击”是只有人想控制你烂穗腊的电脑而研制的一种软件被更为病毒攻击。例如:网吧内的收费机在不小心的情况下安装了病毒攻击软件《这种软件是自动运行的》只要安装上后就会饥滑自动盗取你电脑内的信息,作为收费机最机密的就是点卡买卖,它会把里面的钱全部盗空。更好的防御方法:收费机不得打开陌生网站,不得安装任何网络游戏,不得在弹出的方框中或广告点击确定。

漏洞攻击监控是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的,数据包在到达操作系统之前先要经过漏洞攻击监控的检验。因此,不管操作系统是否安装了补丁,只要漏洞攻击监控检测到有攻击数困租据就会进行报警并拦截。

首先请确认是否已经安装系统补丁:

方法如下:

打开『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查看是否有如下几个补丁:

补丁编号:KB823980(针对“冲击波”病毒)

补丁编号:KB824146(针对“冲击波”病毒)

补丁编号:KB835732(针对“震荡波”病毒)

如果您已经确认安装了相关的补丁,可以按照如下方法避免窗口频繁弹出:

1.打开瑞星杀毒软件主界面

2.点击『设置』-『详细设置』

3.选汪晌兆择『计算机监控』所属菜单(计算机监控右侧的箭头)

4.选谨肆择漏洞攻击监控

5.勾选右侧『发现攻击时不提示用户』

注:如果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并且安装了sp2的系统补丁,则已经包含冲击波和振荡波病毒的补丁。

网络安全常见病毒_漏洞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网络安全常见病毒_漏洞,常见病毒与漏洞困扰网络安全,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有哪些,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有哪些,操作系统漏洞攻击病毒是什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九八云安全 » 常见病毒与漏洞困扰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常见病毒_漏洞)

评论 抢沙发